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吕欣 通讯员 李密
8月19日,又到中国医师节。
过去的一年,全区广大医务工作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用生命守护生命,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资料图片)
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全区广大医务工作者用汗水纪念荣誉,用决心勇担使命,迈步新时代,展现新风采。
医者仁心,榜样的力量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中医药局联合举办“第一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选树宣传活动。彭涛、徐红、陈江明、劳有益、谢文超、董小锋、孔琳、黄尊华、韦立富、陆雪兰、李景巍、陈桂娥、刘克勤、李兴云、范枫、覃少佳、谢国燕、韦庆、洪安煜、覃恒20位典型模范入选。
这20位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有的数次出征,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有的悬壶济世,为中医药事业奉献一生;有的润物无声,在乡村、在基层、在社区,坚定温暖地守护百姓健康;有的激扬青春,用先进的健康理念和医疗技术改变基层医疗面貌,成为随叫随到的“乡村120”……他们大多来自最基层最普通的医院。她说,基层有需要我服务的人;他说,我对每一位病人都一视同仁;他在桂北建设了中国最美乡镇医院;她在桂南守护着国门健康安全;他们,攻坚克难,勇攀医疗技术高峰;他们,终生学习,守护生命救死扶伤。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医务工作者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用守护生命的努力庆祝节日
医师节前夕,全区各地的白衣天使们用劳动成果、工作成绩和为民服务庆祝自己的节日。
8月17日,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中医药局、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局主办,防城港市卫生健康委承办的2023年广西卫生健康系统庆祝“中国医师节”活动在防城港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全区医务工作者代表们欢聚一堂,讲述一个个感人故事,重现一幅幅动人画面。随着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日益推进,防城港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正逐步成为面向东盟的重要医学门户,成为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200名医师进行了表彰,包括从医30年“医路芳华”荣誉、最佳手术能手、CMI能手、“互联网+医疗服务”十佳医师、优秀总住院医师、优秀质管员、优秀住培医师、2022—2023年牵头制订指南共识人员和抗疫先锋共九类荣誉和奖项。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了名医传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师仪式,以更好地继承推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推进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创新。
传承“仁心”升华医德,传承“匠心”锤炼医术、传承“戒心”端正医风。一家传染病医院为生命站岗的故事汇编成纪实文集《传承》,于8月18日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发布,展示了医者勇担使命、勇毅前行的动人故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名眼科医护人员将在老挝度过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作为第四批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广西医疗队成员,他们于8月4日出发赴老挝,执行为期60天的援助任务。2022年以来,广西已向老挝派出4批医疗队34人次,为当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1834例。
医疗服务向基层下沉
高素质医学人才队伍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实施,目的就是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2010—2022年,广西已累计培养定向医学生1.0247万人,其中,本科5447人、专科(高职)4800人,平均每乡镇9人,涌现出如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镇卫生院陈佳、全州县绍水镇中心卫生院陆磊、融水苗族自治县梁驹等一大批优秀订单定向全科医生。广大定向医学生深深扎根基层,利用在学校和住培基地规范化培训期间学到的医学知识,守护基层群众健康,有力促进全区基层医疗卫生能力提高,以及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服务同质化。
在自治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推动下,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有184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569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以培养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等六大核心胜任力为目的的住培工作,为医疗队伍提供了规范专业的培养渠道。截至2023年6月底,全区已建成覆盖31个住培基地371个专业基地、27个助理全科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培训网络,合计招收培养住院学员2.8万人,结业1.88万人。
八桂大地上,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如既往,全力守护好5700万壮乡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再立新功。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