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

当前热议!【地评线】桂声网评:防止乡村建设片面“景观化”

发布时间:2023-04-21 04:28:10 来源:广西新闻网


(相关资料图)

据4月12日央广网报道,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但一些地方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片面“景观化”倾向。去年9月底,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逐县逐乡逐村摸排“门墙亭廊栏”等景观建筑,避免基层景观建设脱离实际、效仿攀比、劳民伤财。

借助建设“美丽乡村”的东风,建造一些富有景观气息的门楼、廊亭、围栏,把乡村打造成美丽的“景区”,让民众赏心悦目,公众当然乐见其成。可是,这也应基于合适的村况,比如,村容村貌已经靓化,公共设施齐全,村民生活富足。

相反,倘若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没有路灯,没有公厕,没有锻炼器材,没有休闲娱乐场所;村民致富无门,没有特色产业,精神萎靡。经济发展不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村牌,或者奢华亭廊、景观墙,能有何用?

部分地区出现的乡村建设“景观化”,脱离实际、相互攀比、劳民伤财,民众非但不满意,反而产生了各种吐槽。显然,这种新农村建设的趋势值得警惕,更需要矫正。事实上,我们应当把提经济、补短板、惠民生作为乡村建设的重点;而不能脱离实际,花费巨资搞无关紧要的“景观项目”。

如何建设新农村?肯定是因村而异。一些经济发展较好、公共设施齐全的村子,为了美化生活环境,适当地建设“景观项目”,必定能获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然而那些经济发展落后、公共设施欠缺、民生保障不强的村,把财政资金用在改善基础设施、引领百姓致富增收上,不会更好吗?

乡村振兴片面“景观化”倾向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拒绝了民众的参与。乡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大多都是上级划拨的,不是从村民手中收取的,既然如此,村民就没有发言权。但这样的逻辑,显然也是错误的,因为乡村建设的目标就是为了村民的满意,就应当让群众参与谋划。

当然,某些县乡两级领导热衷在乡村建设中搞景观化的“面子工程”,还有另一个原因——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短期内难有起色、难出政绩,倒不如建个楼、建个门、建个廊、建个亭,简单易上手,而且还非常醒目。

现如今,不少地方已开展“门墙亭廊栏”等景观类项目的专项清理工作,值得期待。为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我们不妨所有乡村振兴项目的筹划、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让当地群众全程参与,而不能只让专家、领导闭门造车。只有这样,才能把好事做好,毕竟当地群众最知道他们需要什么。(黄齐超)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